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毕业证样本图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学校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学术底蕴。其办学定位鲜明,是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与安全为显著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地理位置优越,学术氛围浓厚,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致力于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安全以及能源洁净转化、矿区生态修复等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服务国家能源工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在国内外矿业和能源领域享有盛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质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立校之本,秉承严谨的治学传统。学校汇聚了一支以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平台进行人才培养,确保教学内容紧贴科技前沿和行业需求。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成果显著,多个工科专业通过认证,教学质量得到国际实质等效认可。研究生教育尤其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实践环节扎实,科研训练严格,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其硕士、博士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得到社会及行业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毕业生获得的学历和学位证书均由教育部统一注册认证,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历史沿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开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之先河。其后历经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抗战时期,学校西迁并入国立西北工学院。1949年,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采矿系科并入,学校整体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奠定了新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市原址恢复成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开始研究生培养。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标志着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从中国矿业大学相对独立出来,成为教育部直属的独立办学实体,两校共享历史和荣誉,各自创新发展,共同传承百年矿大文脉。
中文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外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简 称:矿大北京
院校代码:1141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育教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实施“强基固本、强化实践、鼓励创新、分类卓越”的培养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推行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研究生教育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思维培养,依托强大的科研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支撑,培养高精尖创新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优质平台,并与众多大型能源集团、科研院所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教育教学中大力弘扬“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校训精神,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学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创青春”等)中屡获殊荣。学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努力为能源工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