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佳木斯大学(简称“佳大”)是黑龙江省属综合性大学,坐落于被誉为“华夏东极”和“东北小延安”的佳木斯市。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校园占地约2000亩(另有资料称131万平方米),拥有主校区及多个分校区,固定资产总值达20.7亿元。学校设26个学院(学部),开设83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工学、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2.6万人,研究生3000余人,留学生169人,教职工3800余人(含3所附属医院)。作为黑龙江省门类最全且含医学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佳木斯大学以服务区域发展为核心定位,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佳木斯大学教学质量学校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教学质量突出体现在三方面:
1. 学科专业实力:医学、工科领域优势显著,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入选省级重点建设序列;依托3所三甲附属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医学类专业实施“理论+临床实践”贯通培养,工科专业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佳木斯煤矿机械厂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2. 师资与资源保障: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超60%,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5个;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实验设备总值逾7亿元,保障本科生人均实验资源达国家标准1.5倍。
3. 就业与培养成效: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建立“一生一策”精准帮扶机制,2025届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居省内前列,留省就业率持续增长;公费师范生、国家免费医学生等定向项目年均输送基层人才200余人,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认证。
佳木斯大学历史沿革学校渊源可追溯至1947年,历经三次重大发展阶段:
- 初创与合并期(1947–1995):前身为1947年创立的卫生技术学校,后逐步发展为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等独立院校。
- 重组升格期(1995–2000):1995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工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及原佳木斯大学合并组建新佳木斯大学,1996年11月正式挂牌。
- 拓展完善期(2000至今):2000年后相继并入佳木斯市粮食职工中专、富锦师范学校、黑龙江省理工学校,形成多学科协同格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25年与佳木斯市结核病医院共建药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标志着产教融合深度拓展。
中文名: 佳木斯大学
外文名: Jiamusi University
简 称: 佳大(JMSU)
院校代码: 10222
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教育教学体系以“扎根龙江、应用导向”为特色:
1. 分层培养架构:
- 本科教育: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核心+跨界选修”课程体系,基础学科(如汉语言文学)学费2500元/年,医学类4400-4800元/年,艺术类9000元/年;开设公费师范生、地方专项计划,2025年本科招生7081人。
- 研究生教育:拥有36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学术型硕士学费8000-10000元/年;推行“双导师制”,联合企业共建黑龙江省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2024年硕士招生约1200人。
2. 教学模式创新:
- 医学专业采用“5+3”临床实训模式,学生在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完成轮岗实习。
- 工科专业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臻驻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图像分割算法(2025年获国家专利认证)。
3. 质量保障机制:
-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就业率低于80%的专业亮黄牌预警。
- 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建课程占比达30%。
4. 国际化与继续教育:
- 作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开设俄语医学班,年均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百余人。
- 继续教育学院年培训学员超9000人,聚焦职业技能提升与学历补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