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Lis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街北357号。学校是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等多项称号。学校秉承深厚的历史底蕴,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径,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本部与绿谷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总计505亩(本部470亩,绿谷校区35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以上,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馆藏书资源。学校在校生规模9000余人,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格局。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卓越,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0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138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学校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设有林业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数智财贸管理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31个高职专业。拥有国家林草局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类)2个(林业技术、会计)。建设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学校强化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达318家,其中紧密型基地200余家,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并依托中德(丽水)职业教育基地等平台,创新“双元制”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在19个专业推动4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清宣统二年)由处州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开启了浙西南农业职业教育的先河。历经时代变迁和多次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2000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原浙江林业学校(创建于1953年)与浙江丽水商业学校(创建于1977年)合并升格,正式组建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从中专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升本以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先后获评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07年),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文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Lis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简 称:丽职院
院校代码:12878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导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需求: 开设包括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会计、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31个专业,覆盖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群成为核心竞争力。教学模式注重产教融合与实践育人: 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中德(丽水)职业教育基地、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国际化平台,引入德国先进职教模式;牵头成立丽水职业教育集团、丽水农民学院,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依托与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丽水市政府共建的“浙江大花园建设研究院”及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共建的“日本农村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为地方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如“江南秘境”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即其成果体现)。育人体系构建多元协同格局: 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跃亮教授参与育人工作)、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与公益实践,如持续十年举办、惠及数万市民和劳动者的“樟树脚茶摊”公益项目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累计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服务达1.1万人次,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亦取得突破,近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等高级别科研项目累计逾60项,反哺教学水平提升。学校致力于构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丽水及浙江的建设发展输送了大批扎根基层、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