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肇始于1958年创建的北京电力学院,历经多次搬迁与发展,现主要办学地点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街道北农路2号(北京校部)和河北省保定市(保定校区),构建了“一校两地一体化”办学格局。作为中国电力行业的最高学府,学校以能源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被誉为“电力黄埔”,致力于培养国家能源电力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教学质量居于国内能源电力领域的领先地位。学校拥有电气工程(含高压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国际认可。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包括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在内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学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及众多校企联合实验室,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多国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受到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能源电力巨头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欢迎。
华北电力大学历史沿革华北电力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其前身北京电力学院在北京诞生。1969年,因政策调整,学校迁至河北邯郸;1970年,学校再次迁移,落户河北保定并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并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迎来重要发展节点,与1950年创办的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华北电力大学。同年,学校归属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工业部)管理。2003年,学校行政划归教育部管理,确立了国家电网公司等电力企业参与的理事会共建模式。200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的发展史是中国电力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见证了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电力工业方面不断壮大的历程。
中文名:华北电力大学
外文名: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NCEPU)
简 称:华电
院校代码:10079
华北电力大学教育教学:华北电力大学的教育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密围绕能源电力行业重大需求,构建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教育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设置了包括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内的完善专业体系。在教学上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建设了智能电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交叉专业方向。学校拥有强大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国家级电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和科研创新机会;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创新实验区保障了教学质量。研究生教育聚焦学术前沿和关键技术,培养了大批研究型与应用型并重的高层次人才。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蓬勃发展,文体活动成效显著,如田径队在大运会等赛事中屡获殊荣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展现了学生全面发展成果。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输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和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