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学校始建于1902年,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师范大学之一。现今已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校园占地面积广阔,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氛围,下设22个学院,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等全日制教育层次。学校坚持“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毕业生遍布教育、科研、企业等领域,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南京师范大学教学质量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核心体现在严格的学术标准和高效的育人体系。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包括多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师生比控制在1:15以内,确保个性化指导。教学实施中,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强化实验实训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采用AI评估与同行评议结合,课程满意度常年达95%以上。近年来,学生创新成果突出,如国家级大创项目获金奖率超80%,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师范类学生就业率近100%。学校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名校合作设立交换项目,提升教学国际化水平。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余项,验证了其高水平教学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沿革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起点。1914年,学堂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与东南大学合并为“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重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32年更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易名“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中,师范教育单独成立“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定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标志着现代化发展开端。在校长归鸿(1983年8月至1991年6月任职)领导下,学校扩大了规模。现任校长宋永忠自2002年起掌舵,推动学校进入“211工程”和“双一流”阶段。2000年合并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后,学科体系进一步丰富。从三江师范到现今,学校历经百年变迁,始终坚持师范本色,见证了民族教育史的演变。
中文名:南京师范大学
外文名: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简 称:南师大
院校代码:10319
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师范引领、学科多元化为核心,涵盖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课程建设上,学校设立了200多个专业方向,包括教育学、文学、理学等重点学科,采用“基础+实践+创新”三维模式。教育教学实施中,推行学分制改革和双学位项目,如文理学交叉课程占比30%。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中心”,利用MOOC平台和虚拟实验室实现混合教学;年均开设超1000门实践类课程,附属中学、小学实习基地达50个以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设立创业孵化园,学生获“挑战杯”等国家级奖项年均超50项。国际合作方面,与全球200多所高校如美国乔治城大学建立联合培养项目,海外研修学生比例达15%。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近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认证了其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卓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