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浙江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011计划”牵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可追溯至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正式始建于1953年,历经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于1993年12月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学校现拥有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09.92亩,固定资产总值40.77亿元,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使命,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是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为例,其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特别是A组和B组专业,高考录取最低分与普通裸考最低分常年保持30-40分的分差,体现了其优势学科对优秀生源的强大吸引力。毕业生在学历认证、求职就业等方面表现良其毕业证书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包含学校名称、院系专业、学位等级等核心信息,是学生学业成就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凭证。
浙江工业大学历史沿革浙江工业大学的历史沿革清晰而厚重:
起源追溯: 1910年,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创立,为学校最早源流。
正式建校: 1953年6月,成立杭州化工学校。
升级发展: 1958年6月,升格为浙江化工专科学校;1960年2月,升格为浙江化工学院(期间1960年8月至1963年称浙江化工专科学校)。
更名调整: 1978年2月,开始使用浙江工学院名称;1980年10月,正式确定为浙江工学院。
定名腾飞: 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
合并壮大: 1994年,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1997年,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并入;2001年,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并入。
重大突破: 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牵头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中文名: 浙江工业大学
外文名: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 称: 浙工大
院校代码: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浙江工业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备且富有特色。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在招生方面,浙江省内主要通过普通高考及“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等方式选拔学生,其中“三位一体”招生规模稳定(近年计划500人左右,实际录取约470-480人),报名热度持续攀升,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学校推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被授予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学校颁发、载明其就读专业(但同一班级学生专业信息无区别)及学位等级的毕业证书。中外合作培养项目学生符合条件者可同时获得合作外方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本科毕业生学业合格即获毕业证,无硬性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屡获佳绩,社会认可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