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图片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安全职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教育园区。学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7年3月批准设立,是全国第三所安全类高职学院,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负责建设和管理,自治区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校园占地面积1057亩(截至2025年7月官网数据),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秉承“惜时笃学,厚德重行”的校训,确立了“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应急管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先进的、具有显著区位优势和特色的高职院校。现有在校生超16000人,教职工589人,设立28个内设机构,其中教学机构8个,开设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消防技术等28个专业(含增设专业方向),专业布局以安全应急为核心特色,涵盖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学校通过建设10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6个产业学院,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并以其快速建设成就(2016年4月开工,2017年9月招生办学的“安全职院速度”)成为南宁教育园区及广西高职院校的典范。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卓越,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截至2025年9月数据,589名教职工中包括副高级职称教师81人、“双师型”教师238人、硕士学历教师182人以及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22人,师资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在专业设置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28个特色专业如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消防技术等,这些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和广西安全生产需求,课程体系突出实操性,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评价、监测监控等核心课程。学校通过103个校内实训室和产业合作项目,强化学生技能实训,确保毕业生具备行业所需的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预防和技术操作能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采用现代学徒制试点(2019年获广西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资格),结合产学研融合模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主要面向建筑、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学校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提升活动,如教职工代表大会(如第二届第三次教代会),确保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并为学生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支持。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始于2017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其成立,成为广西首家安全类高职院校。学校由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国家应急管理部)与自治区政府共建,标志着国家对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的重视。从2016年4月开工建设到2017年9月招生办学,仅用时一年半,学校创造了教育园区建设的“安全职院速度”,并获“五个第一”殊荣:第一个签约入园、第一个一次性征地1000亩、第一个一年半建成13万平方米校园工程、第一个在园区招生办学、第一个在全区成功运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自设立以来,学校迅速发展,截至2025年,占地面积从初期1000亩扩展到105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近37.4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9.68亿元。2022年7月,学校举行首届毕业典礼(如2022届毕业典礼由自治区应急厅副厅长玉新年出席),标志其教育体系的成熟。2025年,学校召开第二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并举行202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凸显其办学规范化和连续传承。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如产业学院共建),持续拓展影响力,成为广西安全领域教育的重要基地。
中文名: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afety Engineering
简 称:安全职院
院校代码:14611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培养安全应急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突出应用性与创新性。学校设立8个教学单位(如安全工程学院、消防技术系等),负责28个专业的日常教学管理,专业包括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消防技术等特色方向,其中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专科层次(层次为专科(高职)),国家特色专业属性尚不明确(据2025年数据为非国家特色专业)。教育模式强调实践导向,课程设置涵盖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系统工程、防灾工程技术等核心模块,并通过10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提供模拟实操环境,确保学生掌握现场监测、风险评估等技能。特色教育包括“校中企”模式,建成产业学院6个(截至2025年5月官网),与合作企业如中科戎汇等开展项目,实现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机制如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作为重点(如2025年介绍),培养目标明确:具备安全管理、评价和预防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就业面向建筑、石油、航空等行业,岗位包括国家安全生产监察员和企业安全管理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优化,结合专题党课(如党委书记刘莹讲授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和师德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融入国防教育元素(参考相关院校模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上,学校教育教学以零容忍态度维护校园安全(参考广西维护学生安全专题会议),确保教育实效和学生权益,为服务广西乃至全国应急管理事业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