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永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80年由著名农林学家乐天宇教授创办的“九嶷山学院”。作为永州市唯一一所同时拥有省级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资质的院校,学院独特地融合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体系。2010年5月,学院由民办转为公办,并与湖南潇湘技师学院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学院秉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永州市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柱。校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永州大道2号(或湘永路2号),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总面积12.8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完善。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学院始终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构建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完善的实训体系和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学院强调“岗课赛证”融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开设四年制、六年制预备技师班(享受本科待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截至2024年5月,学院拥有在职教职工381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2人,并特聘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核心保障。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学院的历史沿革清晰而深厚:
1980年: 著名农林学家和教育家乐天宇教授在永州市宁远县创办“九嶷山学院”(新中国早期民办高校)。
1999年: “九嶷山学院”更名为“零陵九嶷山专修学院”。
2005年3月: 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专修学院基础上正式设立“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09年3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永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设立“潇湘技师学院”。
2010年5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由民办转为公办性质,并与湖南潇湘技师学院合并办学,形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格局。
2020年: 教育部正式公示确认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民转公。
2023年10月: 当选全国现代旅游饭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标志着产教融合的深化。
2024年4月: 启动“每周一书 阅铸匠心”楚怡读书行动,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
中文名: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Hunan Jiuyi Technical College
简 称:九嶷职院
院校代码:13922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围绕地方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体系完备、特色鲜明:
教学机构与专业布局: 现设有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公共课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训系、技能鉴定与短期培训教学系等9个教学机构,并配备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管理中心、科技研讨与孵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图书馆等教辅机构。专业设置方面,共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动漫设计与制作、数控技术、服装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14个高职类专业,同时开设模具制造、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广告制作、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14个技工类专业。部分优势专业设置了四年制、六年制预备技师班。
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 学院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利用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优越条件,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引入企业真实设备、场景和项目,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内容。采取项目教学法等模式,通过实训、实习、技能鉴定等多种途径锤炼学生实操能力。当选全国现代旅游饭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等举措,体现了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的积极行动与合作深度。
师资建设与教学创新: 拥有一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核心力量包含高级职称教师、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学院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智慧教育模式,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平台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精准性(如参考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智能模式)。
全面育人体系: 学院坚持德技并修。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公共课系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积极开展“楚怡读书行动”等文化品牌活动,涵养工匠精神。构建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美育体育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格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家国情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质量保障: 设立专门的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建立并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坚持对接产业标准,推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如预备技师培养),以赛促学、以证提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